937270074
17330179187

他是“深海一号”的注册验船师

发布日期:2022-08-23 14:35:09

    全球首个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“深海一号”在烟台交付使用的消息已在央视、学习动力App等各大媒体平台发布。“深海一号”的建成对提高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能力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加快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成功的背后,离不开“重量级巨人”首席测量员李俊的默默努力。

    李俊,中国船级社青岛分会注册验船师,工作近30年,工作经验丰富。作为“深海一号”平台的首席验船师和中美船级社联合体的现场项目经理,他总能冷静地带领团队度过紧急或困难的局面。在他看来,能为交通强国建设做贡献是最幸福的事。

    “作为部队的核心骨干,李俊长期坚守在一线。无论是技术能力、协调能力还是敬业精神,他都是验船师中的佼佼者。在中国船级社从浅海走向深海的过程中,他甚至忘我工作,为海洋工程检验业务的拓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”中国船级社青岛分会海洋工程部主任付晓华说。

    01“临危受命”冷静应对

    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,李俊作为一名技术或项目领导者,已经攻克了许多技术堡垒。在主持深水1号平台建造检验之前,他还参与了荔湾3-1深水导管架平台的建造检验和海洋石油981、蓝鲸1号等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作业检验,但深水1号仍然是最特殊的一个。

    我接到“深海一号”检查任务的时候是2018年底,规定的工程交付时间是2021年1月,所以检查周期很短。要在保证进度的同时保证质量控制,选择最佳平台大和龙方案,对数百名合格焊工和现有焊接工艺评定进行考核和复核...这些技术问题都收集在“深海一号”的“答题卡”上,但是“开考”时间只有2年多,也就是说开学日就是开考的时间!

    时间紧、要求高、任务重,李俊在多重压力下接手了“深海一号”的考察工作。李俊坦言,接到任务之初也是忐忑不安:平台满载排水量11万吨,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;重达5万吨,相当于7个埃菲尔铁塔;总高度120米,相当于40层楼;船体焊缝总长60万米,相当于绕北京六环三圈;使用的电缆长达800多公里,相当于绕海南岛一圈;甲板面积相当于两个足球场...这样一个“水中巨人”,内含数百套设备组成的复杂系统,堪称中国海上油气开发的“大国重器”,检验压力可想而知。凭借在海洋工程检验方面的经验和实力,李俊毅然接过任务,担起了“深海一号”首席验船师的重任。

    有人曾经问过李俊和他的同事,他们对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平台的质量控制有何感想。他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“难”。

    第一,时间紧。因为工程任务重,工期紧,2020年春节期间,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只有在度过农历除夕和正月初一两天假期后,才会离开家人回到船厂,一起坚守在工作一线。作为首席测量员,李俊和他的同事们轮班工作,坚守岗位,确保工作进度。

    第二,技术难点。“深海一号”创造了世界前三:世界首个立式储油半潜式平台、世界最大桁架式半潜式组块、世界首个2万吨级凝析油储油半潜式平台,技术要求非常高。为了选出最佳的平台大和龙方案,建设者们检查了所有的码头和国内最先进的设备,然后反复权衡论证其可行性,最终确定方案,直到正确为止。李俊参与了这些高难度方案的讨论,提出了许多技术建议,为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了法规和技术支持。

    第三,防疫难。从2018年底开工到2021年1月竣工,项目经历了三个寒冬和两个酷暑。这期间也遇到了疫情的突然爆发,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。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,李俊和他的同事们坚持在积极保护自己的基础上完成任务。最终,在这个来自五湖四海、海内外数千名建设者参与的大型工程中,创造了无人感染疫情的奇迹。

    “深海一号”平台的建造和检验还有很多困难,但好在大家以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,终于啃下了这块“硬骨头”。

    02为大国重器做好每一关。

    在交谈中,李俊多次谈到“精确”这个词。“作为现场测量员,产品质量,尤其是关键部位的尺寸精度控制,是我们最关心的节点之一。如果精度控制出现问题,那将是严重的质量事故,甚至对平台未来的使用寿命产生很大影响。”李俊介绍道。

    记者了解到,“深海一号”平台在连接形式上不同于以往的半潜式平台。它采用柱式浮体和桁架式上部组块的连接方式,用八根主柱与船体连接。相邻船体之间的列差要求控制在13mm以内,所以精度要求非常严格。船体分段安装、分段合拢、分段安装的精度,船舶运输应力和环境温度的影响,都给整体安装精度带来巨大挑战。

    面对“精度控制”这一强制性问题,李俊和他的同事们会确认每个节段的焊前和焊后精度,并仔细审阅精度报告。在装配过程中,他们会注意装配前的防变形控制措施,分段装配和焊接的顺序,并考虑温差、重量变化等因素对精度公差的影响。

    凭借他多年的经验和知识,李俊出色地完成了任务,并为每个环节的精度控制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。“为了确保船体和滑车的成功闭合,我们建议应减小船体顶部59m处捕虫器平截头体上端的直径,以增加捕虫器的捕捉范围。在这个思路下,设计师们加大了船体捕捉器的斜面角度,同时在上部组块的主柱中加入了楔子,后期取得了良好的合拢效果。”这一建议为确保关闭效果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    据统计,从工程开始到结束,他先后数十次参与船厂精度控制的技术讨论和专家方案评审,要求船厂在分段合拢的焊接顺序、船体和分段的防变形控制、精密测量的准确性、合拢阶段的引导和捕捉上下功夫,同时做好每一个环节的把关工作。

    此外,李俊施加自身压力,发挥测量师的专业优势,做好平台建设的辅助工作。

    据李俊介绍,“深海一号”平台广泛使用屈服强度为420MPa的高强度调质钢。该钢种是一种新型材料,首次广泛应用于海上工程。该钢种的焊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平台结构的成败。为确保万无一失,李俊充分发挥专业特长,从焊接工艺评定、焊工筛选、结构组装、焊接施工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,为确保焊接质量和结构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    正是李俊坚持匠心、精益求精的态度,加上众多验船师的努力,2020年10月29日,“深海一号”平台在烟台莱佛士造船厂顺利合拢。

    尽职尽责,默默奉献。

    为了实现速度和质量的双重保障,李俊和他的同事们最多8个人同时值班,累计加班时间超过2000小时。毋庸置疑,平台总测绘师的任务是艰巨的。

    李俊介绍,为了保证进度和质量,船东船厂增加人力物力,24小时不间断工作。同时,为了保证质量控制,船东最多安排200多名质量检查员同时在现场工作,加强质量检查控制。在平台建设过程中,李俊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审查和监督了近3000名参与该项目的焊工,见证了120多份新制定的焊接工艺评定,审查和复查了数百名合格的焊工和现有的焊接工艺评定,从而确保了结构管道的焊接质量。

    除了自己的工作,李俊还参与了许多项目管理。只要时间允许,他将参加每周的质量会议、项目会议和每日的技术交流会,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支持。

    比起加班,对身体的考验更为严峻。他们每天都要在船体中来回攀爬4根50多米、约20层楼高的立柱,频繁进行超负荷工作。久而久之,大家的膝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。由于各专业交叉作业,船体有时会有2000多名工人。噪音、灰尘、落物、易燃和有毒气体...工作环境极其艰苦。在这种情况下,李俊从来没有抱怨过累。这种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,展现了测绘人的风采,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。

    当“深海一号”成功交付的喜讯刷爆朋友圈时,李俊依然选择默默坚守项目的收尾工作。“交付成功后,我就安心了,又有新的任务等着我。”李俊说。遗留项目收尾检查、平台证书报告编制、拖航检查、文件审核、资料整理……从平台到现场,从办公室到会议室,他依然像一个旋转的陀螺,不停地旋转。

    我爱它是因为我喜欢它。如今,经过短暂的休整,李俊奔赴南海,重返“战场”,继续为“深海一号”把好质量安全关,在接下来的任务中大放异彩。